Micryletta steinegeri (Boulenger, 1909)

Micryletta steinegeri (Boulenger, 1909) 史丹吉氏小雨蛙
Micryletta steinegeri (Boulenger, 1909) 史丹吉氏小雨蛙
Micryletta steinegeri (Boulenger, 1909) 史丹吉氏小雨蛙
Micryletta steinegeri (Boulenger, 1909) 史丹吉氏小雨蛙
史丹吉氏小雨蛙
台灣娟蛙,臺灣娟蛙,史氏姬蛙
臺灣特有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易危(VU)易危(VU)

綜合描述

和台灣其他小型狹口蛙比起來,史丹吉氏小雨蛙的身體比較修長,但還是頭小、四肢纖細,體長2至3公分。牠們的顏色及花紋變化多端,背部一般淺褐色,有一些暗褐色粗大斑點,斑點有時綴連成2至4條深色縱紋。上臂背面橘紅色,格外鮮明。通常在五月春雨過後,上百隻成群出現森林底層的暫時性雨水池中求偶鳴叫,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高而連續,類似蟲叫的「唧唧機唧唧」。但一旦雨停,則又消失不見蹤影,偶然才會看到一、兩隻藏在落葉堆中。因此,要觀察牠們,可要有耐心喔!牠們因分佈侷限、棲息環境容易受到破壞,所以曾被列為保育類,但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降為一般類。繁殖期主要在夏天。每次產卵200-350粒左右,卵粒小,卵徑約0.11mm,卵塊成片漂浮在水面,黏在水草或石頭上。蝌蚪頭部及背部圓盤狀,平扁透明但有些深棕色斑點。口位於吻端,眼睛在兩側,尾端尖細。和小雨蛙蝌蚪外型很像,但尾鰭較高,體色較深。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楊懿如 資料提供 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上次更新 20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