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1–1.2mm。全體黑色,略帶紫色光澤,翅鞘上有4個鮮黃色橫斑,三對足的腿節末端一半為桃紅色,非常醒目。雄蟲的翅鞘末端較圓,前足脛節中央有一個尖銳的突起,中足脛節中央則有一個較鈍的突起,脛節後半彎曲;雌蟲翅鞘末端較長,足上沒有上述特徵。偽瓢甲科在臺灣有27屬44種的紀錄,本種是當中最大的種類。
成蟲會在陰暗潮濕的森林底層落葉堆或樹皮活動,夜間常會成群出現在樹皮的真菌上取食;幼蟲則在樹皮隙縫或樹皮上的真菌處活動,體型有點類似瓢蟲幼蟲,全體黑色,兩側具有11對棘突,其中四對為白色。成蟲出現期頗長,橫跨春、夏、秋三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明倫 資料提供 鄭明倫 上次更新 201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