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子實體扁平形,貼生,幼時孔狀-網狀,老時膜質或近蠟質,50-300微米厚(不含表面突起)。子實層表面奶油色,幼時孔狀,但管壁逐漸開裂;邊緣較淡,漸薄,白粉狀-蛛網狀。菌孔角形或圓形,每毫米4-6個;菌管層100-350微米深,管壁60-150微米厚。菌絲單系;菌絲有扣子體。菌絲層均一。底曾經常非常薄或缺乏。菌肉層結構鬆散至相當緻密;菌絲無色,垂直,相當明顯且剛直,適度分枝,2-4微米寬,薄壁或達1.2微米的厚壁。菌䯝結構緊實,菌絲黃色且相當垂直。次子實層稍微加厚,不明顯分化。頭狀囊狀體物質數多,出現於菌絲層或子實層,無色,先端被黃色樹脂狀物質 10-45 × 3.5-5微米(不含樹脂狀物質),薄壁或稍微厚壁。擔子近壇形 14-20 × 4-5微米,四孢型。擔孢子窄橢圓形,腹面平坦或微凹,平滑,薄壁,含一明顯油滴,4.5-5.5 × 2.6-3微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聲華、魏佳玲 資料提供 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上次更新 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