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常綠喬木,可高達15公尺,樹幹0.6公分寬,樹皮灰黑色或棕色,有縱溝,幼枝密佈黃棕色絨毛。葉對生,倒卵形至長橢圓形,3.5-6公分長,2-3公分寬,革質,老齡時光滑,年輕時披棕色絨毛,尖端銳狀或圓狀,基部圓狀或心狀,尖端處葉緣有鋸齒;中肋光滑,但於近葉柄下方披毛,側脈6-8對;葉柄約0.5-0.6公分長,密佈淺棕色絨毛。花序為柔荑花序或穗狀花序,約6公分長,於2-4月開花;雄花0.35公分長,0.25公分寬,花被片4-5瓣,兩面皆光滑,邊緣多毛,雄蕊4-6枚;雌花通常1-2朵叢生,隱藏於總苞中,0.25公分長,0.2公分寬,具短柄,花柱3枚,柱頭澎大,殼斗杯狀,0.5-0.6公分高,1.5-1.7公分寬,鱗片緊貼覆瓦狀排列。堅果橢圓形,約2-2.2公分長,1.3-1.5公分寬,尖端銳狀,基部圓狀,成熟期為10-11月。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 臺灣生命大百科 上次更新 2018-01-12